中文English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机构 >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 > 检验检测

陕西省:做强做优农产品质检体系 从严从实拧紧质量“安全阀”

日期:2021-11-25 作者: 来源: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 【字号: 打印本页

近年来,陕西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牢固树立“检测强、监管强,农产品质量安全才有保障”工作理念,以机构改革为契机,做强做优农产品质检体系,夯实农检机构职能职责,稳定和强化以省级农产品质检机构为龙头、市级农产品质检中心为骨干、县级农检站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,有力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水平。

一、提高政治站位,圆满完成十四运会保供任务

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“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把十四运会农产品安全保供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,提高站位,强化担当,坚持“点”上专供基地和“面”上质量监管“两手抓”,以检验检测为核心,从生产管理、活体运输、屠宰加工、冷链配送等全链条入手,严格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管理,精准高效完成专供保障硬任务。紧盯专供畜禽产品和食源性兴奋剂防控要害,面对最高最严检测要求,及时完成实验专区和检测设备改造升级,整合力量攻关研发检测方法,扩项48种兴奋剂检测资质,抢抓7月至8月集中供应关键期,严格按照猪牛羊“头头检”、鸡鸭、鸡蛋“批批检”,组织农检机构“5+2”“白+黑”开展食源性兴奋剂检测和质量安全检测,推进严监管、快入仓、安全保供。本着“紧之又紧、细之又细、优中选优”的原则,累计检测供应十四运会畜禽产品1.1万批次,实现了赛会专供农产品批次检测率、整体合格率“两个100%”和质量安全事故、食源性兴奋剂事件“两个零发生”目标,保障了供会农产品高质量和运动员食用绝对安全,为十四运会的“精彩、圆满”贡献了农检力量。

二、确立公益地位,加强农产品质检机构能力建设

明确农检机构公益性服务属性,将机构工作经费纳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,按照市级不低于50万元、县级不低于20万元的标准给予保障,以机构改革为契机,对分散的农产品、农业投入品及农业环境、耕地质量等检测资源进行大整合大融合大提升。省级层面,将农药、肥料、农业环境、农产品、饲料等5个部级质检中心和兽药、畜禽生肉、饲料3个省级质检中心,合并组建陕西省农业检验检测中心,固定资产总额近亿元,涵盖多领域、覆盖全产业链,具备农产品质量安全、农业投入品、农业产地环境、食源性兴奋剂等9大类3675个参数的授权检测能力。市县层面,立足本级实际,推进检测中心定责赋能,整合形成以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、营养品质和功能评价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农检机构,实现了“运行简、业务全、能力强、服务优”目标。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中心,围绕全程质量控制,整合人员、政策、资源,获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西安中心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等5项资质授权。

三、找准职能定位,提升管理运行水平

省、市、县三级农检机构上下联动、各有侧重,织牢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网络,明确检测、评价、鉴定、核查等职能,协同开展食用农产品入市前全程监测,严格落实“1.5批次/千人定量检测任务”和“双随机”要求,加快形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完整闭环。全面推进基层农检机构“双认证”,推行结对帮扶,完善奖补机制,开展联合评审,通过“大手拉小手”“比学赶帮超”,目前全省近50个市县农检机构实现“双认证”提升。坚持严格认证与证后监管结合,对市县农检机构定期开展能力验证、飞行检查、技术培训和技能竞赛,提高检测能力,规范管理运行水平。

四、明确工作方位,常态化开展监测评估

强化实战练兵,以问题为导向,按季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、监督抽查和风险评估。全省每年监测规模达到5.8万批次,检测参数增至146个,基本实现省内大中城市、主要产区和“菜篮子”产品、特色优势农产品“全覆盖”。从粮食及苹果、猕猴桃、茶叶等特色产业需要出发,紧盯生产重要时节、关键环节,实施农药质量专项监测、监督抽查,持续推进以小麦条锈病防治为主的农药专项抽检,确保粮食稳产保供,开展猕猴桃氯吡脲等农药安全性评估评价和消解动态研究,提出针对性风险防控措施,破解产业发展中超量用药、盲目用药等难题。以监测评估结果为依托,每半年组织召开1次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分析会议,研判质量安全形势,落实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,从源头上防范和消除风险隐患。